
宁夏医科大学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宁夏医学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医学高等学府。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958年建校,1962年并入宁夏大学成为医学系,1972年上海铁道医学院西迁银川与宁夏大学医学系合并重建宁夏医学院,2008年正式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作为教育部、卫健委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历经多次合并重组,2014年宁夏师范学院医学院并入后,形成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医科大学,成为西北地区医学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学科布局:学校现开设临床医学、中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公共事业管理等20余个本科专业,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临床医学、中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回医药学、神经病学、心血管病学、骨外科学、呼吸内科学、医学遗传学等为自治区重点学科。2023年,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点。
学科评估: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获B-类,中医学、预防医学获C+类,护理学、药学获C类。2025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显示,学校14个学科上榜,其中临床医学位列全国前3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进入全国前40%。学校实施“高峰学科突破计划”,重点打造“回医药学”“神经病学”“心血管病学”等优势学科群,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科研创新。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专任教师98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784人,博士生导师89人,硕士生导师897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塞上英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5人。公共卫生学院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占比74.5%,拥有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宁夏新型高校智库1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5人。教师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3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余篇,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6项。
科研平台:建有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宁夏环境因素与慢性病控制重点实验室、宁夏营养学会等科研平台。2023年,学校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28项,包括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5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如“纳米片层结构ZSM-5分子筛制备技术”“羊肚菌设施光气高效调控技术”等专利实现产业化应用,年技术交易额超2亿元。
校区分布:学校拥有雁湖、双怡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00亩,建筑面积28.5万平方米。雁湖校区以“温润之美”著称,拥有雁湖生态景观、知行楼、图书馆等标志性建筑,图书馆藏书超300万册,建成了万兆主干连楼宇、百兆交换到桌面的校园网络。双怡校区侧重临床教学与实践,配备现代化实验室、模拟手术室、虚拟仿真教学中心等设施。学生宿舍配备空调、独立卫浴,食堂提供清真餐饮与多元菜系,满足不同需求。
文化氛围:学校以“塞上文化”为底蕴,打造“贺兰山学术论坛”“丝路医学文化节”等品牌活动。校史馆通过数字化展陈呈现建校以来的重大事件与人物,如“宁夏医科大学支援西部计划”“中阿大学校长论坛”等国际合作项目。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日常,开设“回族历史与文化”“西北民俗学”等特色课程,组建少数民族学生艺术团,促进各民族学生交流融合。
人才培养质量:2024届本科毕业生总数1255人,整体去向落实率86.77%,其中研究生去向落实率92.7%。本科毕业生升学率18%,主要流向“双一流”高校及科研院所,如广东中医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就业行业分布广泛,医疗卫生单位占比72%,制造业、金融业、教育行业等为主要方向。专业对口度77.6%,研究生达82.5%,体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
就业支持体系:学校构建“就业指导中心-学院-企业”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实战营”等课程,举办专场招聘会超200场,合作企业包括宁夏宝丰集团、中色(宁夏)东方集团等本地龙头企业及华为、阿里巴巴等跨国企业。毕业生留区就业比例61.8%,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区外就业主要流向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形成“立足宁夏、辐射全国”的就业格局。
国际化培养: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等20余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2+2”双学位、交换生项目。2025年新增“中阿旱区生态联合实验室”“丝绸之路国际商学院”等国际合作平台,推动学生海外实习、科研合作。留学生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的校园环境。
作为宁夏高等教育“龙头”,宁夏医科大学深度融入地方发展。在乡村振兴方面,通过“科技小院”“专家基层行”等项目,助力盐池滩羊、中卫枸杞等特色产业升级;在生态治理领域,开展“贺兰山生态修复”“黄河宁夏段水质监测”等研究,为自治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支撑;在文化传承方面,整理出版《宁夏回族文学史》《西夏文献译注》等著作,推动西夏学、回族学研究国际化。
医疗合作与附属医院:学校拥有14所附属医院,19所教学医院,66所实习医院和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医教研”一体化平台。附属医院在临床医疗、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在心血管病学、肿瘤学等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年门诊量超300万人次,承担大量疑难病症诊疗任务。
面向“十五五”,宁夏医科大学将聚焦“双一流”建设目标,深化“部区合建”机制,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科研创新,强化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功能。通过“高峰学科突破计划”“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国际化办学提升计划”三大战略,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全国前20%,新增3-5个ESI前1%学科,打造西部医学教育新高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告综合宁夏医科大学官网、教育部评估数据、权威媒体报道及2025年最新科研成果,全面呈现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与发展前景,为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提供权威参考。
| 上一篇:宁夏大学毕业证样本历届全日制模版图片 | 下一篇:没有了 |
Copyright ©2010-2015 永诚教育印刷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