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专业、以高质量低价格的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手机微信号19373860960(佳诚)

客服QQ:542098856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甘肃青海宁夏海南学校资料 ->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证样本历届成人模版图片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证样本历届成人模版图片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证样本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现更名为宁夏开放大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民终身教育的新型本科层次高等学校,其发展历程、办学特色、教育模式及社会贡献在西北地区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下从历史沿革、办学定位、专业体系、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就业与社会服务、社会评价等多个维度展开详细分析系统性阐述。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于1979年2月,是宁夏最早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的公办院校之一。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宁夏开放大学,成为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的重要分支,并纳入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建设序列。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宁夏职业技术大学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运行机制,形成“省校统筹、两级管理”的办学模式,在全区设有21个学院、学习中心,覆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等市县,构建了“天网(卫星电视)、地网(互联网)、人网(教学团队)”三位一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

作为自治区属本科院校,学校定位为“互联网+”特征的新型高校,承担学历教育(开放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非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业培训)及继续教育等多重任务,业务接受自治区教育厅和国家开放大学双重指导,具有相对独立办学自主权,可自主开设本科专业并颁发学位。其前身为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历经40余年发展,累计培养毕业生17万余人,占宁夏成人高校毕业生总量的58%,成为宁夏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核心力量。

二、专业体系与学科布局

学校开设本科及专科专业近40个,覆盖法学、工商管理、护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会计学、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教育方向)、药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营销、法律事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护理、药学、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19个大类,形成“文理工管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特色专业集群包括:

  • 工科技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聚焦宁夏制造业、能源化工、建筑行业人才需求。

  • 医养健康类:护理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康复治疗技术等,依托宁夏医疗健康产业及“健康宁夏”战略培养专业人才。

  • 经管服务类: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服务宁夏现代服务业、乡村振兴及区域经济发展。

  • 教育师范类: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英语(教育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等,支撑宁夏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农林生态类:园艺、园林技术、观光农业、农村行政管理、畜牧兽医等,契合宁夏“三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需求。

报考条件与培养模式:本科专业需具备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以上学历,专科专业面向高中、中专或职高毕业生开放。部分专业如护理学、药学对从业资格有明确要求(如护理学需中专毕业且专业对口、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药学需在职卫生医药技术人员报考)。学校实行“注册入学、弹性学制”制度,支持线上线下双通道申请,入学门槛灵活,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实力

截至2025年9月,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工65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09人(占32%),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56人(占70%),认定“双师型”教师372人(占57%)。师资结构呈现“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特征,部分教师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国内名校联合办学项目,或具备行业企业实践经验。

学校建有国家级“职业技术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电子商务师培训基地”“计算机人员培训基地”“继续教育基地”“非技术等级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15个教学培训基地,以及“工业德胜园区培训基地”“中国联通宁夏分公司实验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实训平台。科研方面,学校牵头组建宁夏盐湖产教联盟、清洁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参与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3项,自治区赛一等奖44项,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13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四、教学设施与学习支持

学校拥有三个校区:西夏校区占地1091.85亩,金凤校区占地34.8亩,轻纺校区占地24.34亩,总建筑面积超20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包括40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216个集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实训室、128个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及现代化实验室、图书馆(藏书量超30万册)、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双向视频会议系统、演播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

学校采用“网络学习+面授辅导+自主学习”混合教学模式,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宁夏开放大学在线教育平台及“宁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实现课程资源线上共享、学习过程动态跟踪、考试评价严格规范。学生可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学习,支持“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学习”相结合,满足在职人员、农村青年、医护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

五、就业与社会服务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强,部分专业如护理、会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与青海南玻日升新能源、宁夏盐湖工业、中国联通宁夏分公司等56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推行“订单招生、定向培养”模式,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实训-就业”无缝对接。毕业生主要流向新能源、化工、机电、医疗、教育、电商、物流等行业,部分进入世界500强及国企就业。

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围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开展社区培训、农村劳动者实用技术培训、社会人员技能培训等非学历教育10万余人次。与宁夏老年大学共同设立国家老年大学宁夏分部,自治区教育厅依托学校成立宁夏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宁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推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

六、社会评价与区域贡献

作为宁夏开放教育体系的龙头院校,学校在本地享有较高声誉,被誉为“老百姓身边的大学”。其“互联网+教育”模式有效解决了宁夏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习者“入学难、学习难、就业难”问题,成为宁夏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

学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宁夏首批‘互联网+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在“三区建设”战略中,学校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支撑宁夏“四地”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校46年来,累计培养毕业生17万余人,开展非学历教育10万余人次,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七、招生政策与资助体系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优先满足第一志愿。招生层次包括本科(专科起点)、专科、中专等,实行春秋两季注册入学。学费标准分层次制定,专科约2000元/年,本科约3000元/年,中专约1500元/年,并提供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3300元/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绿色通道等资助政策。退役士兵可享国家助学金3300元/年,服兵役学生最高获16000元/年学费补偿。

八、挑战与改进方向

尽管学校在开放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但仍面临区位局限、师资结构优化、教学模式创新等挑战。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五个开放大学”(活力、美丽、文化、幸福、平安)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如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职业院校产教联盟,拓展国际合作,构建“中高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贡献更大力量。

总结:宁夏开放大学(原宁夏广播电视大学)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产业-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在新能源、盐湖化工、生态旅游、医养健康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就业率高、教学质量优、资助体系完善,是宁夏乃至西北地区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对于追求技术技能提升、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学习者而言,是理想的选择。然而,报考时需综合考虑个人职业规划、区位适应能力及专业匹配度,建议通过学校官网、招生咨询会等渠道获取最新信息,理性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与学习路径。


上一篇: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历届全日制模版图片 下一篇:宁夏大学毕业证样本历届全日制模版图片

Copyright ©2010-2015    永诚教育印刷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