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黎职业学院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丝路古镇,是经甘肃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由张掖市人民政府举办,占地面积1012亩,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7795人,教职工319人。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42年新西兰教育家路易·艾黎在陕西凤县创办的培黎工艺学校,1951年迁至山丹并更名为“西北石油管理局山丹培黎工业学校”,后经历多次改制,2020年正式升格为高职院校,2023年获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基地”和“甘肃省工匠学院”。
作为全国路易·艾黎精神教育基地,学校始终践行“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理念。路易·艾黎提出的“为干而学,在干中学”教育思想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通过“理响校园·培根铸魂”系列活动、劳模工匠进校园等载体深化红色文化育人。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学校开展“基层行”活动,将网络安全教育与红色法治故事结合,形成独特的思政教育模式。
学校设有5个二级学院,开设23个高职专业,形成以现代农业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专业集群。特色专业包括:
现代农业技术:依托甘肃省职业教育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开展校地合作项目;
新能源技术:光伏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与华天集团共建“华天学院”,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专业配备先进实训设备,教学科研仪器总值达5397万元;
信息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应用设计等专业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
学校拥有专任教师28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70人,研究生学历占比超85%。教师队伍呈现“双师型”特征,既有张文馨、高玉等学术骨干,也有王庭、高杰等企业专家。通过“企业专家进课堂”计划,引入小鹏汽车、瑞幸咖啡等企业导师,实施“项目制教学”。2024年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开展结对共建,推动课程共建与师资互聘。
学生宿舍采用6人间布局,上床下桌设计,配备独立卫浴和WIFI全覆盖,年住宿费仅900元。运动设施包括体育馆、2个足球场、9个篮球场、排球场及游泳馆。生活区设有师生餐厅、教师公寓和后勤保障楼,实现“一站式”生活服务。校园建筑融合丝路文化元素,新落成的非遗传习所和数字校史馆成为文化育人新地标。
学校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95%以上,2024届毕业生平均起薪5200元。就业渠道呈现“三多”特点:
行业多元:覆盖房地产、互联网、金融投资、教育培训等领域;
企业优质:与北京菜市口百货、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等开展订单培养;
路径多样:除直接就业外,专升本率达30%,部分学生通过“3+2”项目进入本科院校。
校企合作方面,学校与广东优质高职院校共建实训基地,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学生可赴华天集团实习。2024年“老年照护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成功获批,标志国际化办学取得突破。
学校构建“国家-学校-社会”三级资助网络:
国家资助: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助学金覆盖20%在校生;
校内奖励:综合奖学金分三档(1000-600元),技能赛奖金最高达万元;
特色项目:专升本学生可获1000元资助,勤工助学岗位时薪10元。
通过学生调研显示:
优势方面:地理位置优越(毗邻高铁站),专升本难度低于同类院校,专业课教师实践经验丰富;
待改进点:部分建筑现代化程度不足,宿舍晚间锁门时间较早(22:30),校企合作场地与学生活动空间存在重叠;
特殊反馈:财会专业升本竞争激烈,个别班主任存在有偿辅导现象,需加强规范管理。
作为甘肃省职业教育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学校2023年接待研学团队超2万人次。在“三抓三促”行动中,学校推进“工匠学院”建设,2025年新增智能制造、数字商贸等前沿专业。未来规划包括:
硬件升级:规划建设二期工程,新增实训楼和智慧教室;
国际合作: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合作;
质量工程:争创国家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
培黎职业学院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强劲的就业竞争力,成为西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对于考生而言,选择该校需重点关注:
专业匹配度:结合自身兴趣选择现代农业、新能源等优势专业;
升学路径:利用专升本政策优势规划学历提升;
实践机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积累经验。
学校需在校园现代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方面持续改进,以更好践行“为干而学”的教育使命,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式技术技能人才。
上一篇: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2022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 下一篇:兰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2022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
Copyright ©2010-2015 永诚教育印刷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