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专业、以高质量低价格的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手机微信号19373860960(佳诚)

客服QQ:542098856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甘肃青海宁夏海南学校资料 -> 甘肃农业大学毕业证样本2021年成人模版图片

甘肃农业大学毕业证样本2021年成人模版图片

甘肃农业大学毕业证样本综合评述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甘肃农业大学创建于1946年,前身为国立兽医学院,是我国最早的兽医高等教育机构之一。1958年,学校与兰州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81年更名为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与兰州大学农学院合并,形成现在的办学规模。作为农业农村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以“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为使命,聚焦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形成了“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兰州安宁校区(主校区)和黄羊镇校区,占地面积1405亩,校舍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00余万册,拥有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截至2025年9月,全日制在校生2.8万余人,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高级职称占比超50%,拥有院士、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百余人。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特色
学校开设本科专业70个,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草业科学作为王牌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前50,是国内草业科学领域的学术高地。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农业工程、兽医学、畜牧学、林学等学科获评甘肃省优势特色学科。
特色专业方面,动物医学、农业水利工程、园艺、农学等专业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多进入大型养殖企业、兽医站及科研院所,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6%;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毕业生广泛参与水利工程设计、水土保持项目;园艺专业依托甘肃特色果树资源,培养葡萄、苹果等经济作物栽培技术人才,就业率稳定在94%以上。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25人,其中教授289人,副教授49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52%。师资队伍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尚永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陈化兰等学术大家,以及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教师团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0余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300余项,发表SCI论文1.7万余篇,授权专利1400余项。
科研平台建设成果显著,拥有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葡萄酒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20余个。近年来,学校在作物抗旱基因挖掘、草种质资源创新、动物疫病防控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培育“甘农”系列小麦、玉米、牧草新品种25个,制定行业标准50余项,科研成果转化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20亿元。

四、校园环境与文化生活
兰州安宁校区坐落于黄河之滨,校园内绿树成荫,建筑错落有致。标志性建筑包括伏羲堂、文科楼、工科楼、羲园等,四季景色各异:春有樱花烂漫,夏有绿荫如盖,秋有银杏金黄,冬有雪景如画。学生公寓配备独立卫浴、空调等设施,体育馆、足球场、田径场等体育设施齐全,图书馆、实验楼、创业中心等教学场所配备现代化设备。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举办“三下乡”社会实践、“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如2025年暑期“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陇南、定西等地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农业技术推广;“甘农杯”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千余名学生参与,孵化创业项目近百个。此外,学校还组织“丝路文化交流周”“国际文化节”等活动,促进中外学生文化交流。

五、就业质量与行业影响力
学校毕业生就业呈现“高就业率、农业主导、基层扎根”特征。2024届本科就业率达95.3%,近三年稳步提升(2023届94.8%、2022届94.2%),在甘肃省属高校中位居前列。国企录用比例超40%,主要流向中国农业发展集团、中粮集团、蒙牛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农业农村部、林业局等政府部门。例如,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学校毕业生考入农业农村部、林草局等单位人数居全省高校前列;选调生22人进入基层公务员队伍,服务乡村振兴。
行业分布方面,农业领域占比超60%,涵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全产业链;建筑业与制造业受益于“一带一路”基建需求,土木工程、农业机械等专业毕业生参与中建、中铁等央企海外项目;教育领域则吸引师范类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小学及职业院校,支撑农村教育发展。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乌克兰等国及中国台湾地区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科研、学术互访、学生交流项目。例如,与新西兰林肯大学合作开展农业实践交流项目,20名研究生赴该校学习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牧场管理等课程;与台湾嘉南药理大学开展“陇台青禾·丝路文脉”交流活动,两岸师生共同探索丝路文化、农业技术。
国际合作处还承担外国专家引智项目申报,引进外籍专家35人次,其中3人获甘肃省政府“敦煌奖”。学校参与《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二十余年来选派近百名本科生赴美攻读双学位,毕业学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特拉华大学等高校深造。此外,学校与乌兹别克斯坦乌尔根奇国立大学开展语言教学专题研修,促进中乌文化交流。

七、知名校友与社会贡献
学校培养了众多行业领军人才,如尚永丰(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基因转录调控领域专家)、陈化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任,禽流感病毒研究权威)、南志标(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牧草病理学奠基人)、孙其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小麦育种专家)、康相涛(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地方鸡种质资源创新专家)等。校友在农业科研、企业管理、政府决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彰显学校“立足甘肃,服务全国”的办学宗旨。

八、发展愿景与未来方向
面向“十四五”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学校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例如,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开展作物抗旱基因挖掘、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草业学院推进“草学一流学科突破工程”,培育耐旱牧草新品种。同时,学校深化“产学研”合作,与中粮集团、蒙牛集团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未来,甘肃农业大学将继续以“尚德、励志、博学、笃行”为校训,秉承“农科特色、多科融合”的办学定位,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及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结语
甘肃农业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农业高等教育的重镇,凭借深厚的行业背景、突出的学科优势、雄厚的师资力量及广泛的国际合作,形成了“高就业率、农业主导、基层扎根”的鲜明特色。从历史沿革到现代发展,从学科建设到社会服务,学校始终践行“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使命,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上一篇: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证样本2019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下一篇:甘肃中医学院毕业证样本2010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Copyright ©2010-2015    永诚教育印刷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