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铁道学院创建于1958年,由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的主干系科成建制迁至兰州组建而成,是我国第三所铁路本科高校,原隶属铁道部。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现由国家铁路集团、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校风,形成“立足甘肃、服务铁路、面向交通”的办学特色,被誉为“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
学科体系布局
学校以工科为主导,覆盖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形成“轨道交通”核心学科群。现有本科专业66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如土木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5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获评B类,机械工程获评B-类;工程学、化学、材料学、环境与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形成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
优势领域与科研平台
聚焦高原铁路建造、轨道交通智能控制、绿色交通技术等方向,建有“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西北干寒地区材料与结构耐久性研究”等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在青藏铁路冻土技术、兰新高铁防风沙路基、高铁牵引供电系统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多项。
师资队伍结构
现有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超60%,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380余人。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显著,如铁道技术学院实训教师占比达11.5%,形成“理论+实践”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开设詹天佑班、茅以升班等特色班,强化产学研协同育人。与中铁集团、国家电网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200余个,开展“订单班”“现代学徒制”项目。本科生升学率约15%,毕业生签约轨道交通行业比例达40%,国企就业占比65.2%,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率47.2%。校友群体中涌现中科院院士赖远明、原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等杰出人才。
校区规划与景观
主校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占地1405亩,校舍建筑面积87.9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40%。设有兰工坪、彭家坪两大校区,配备现代化教学楼、实验中心、体育馆及学生公寓。图书馆藏书209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30余个,实现5G网络全覆盖。
生活配套与服务
学生宿舍为4-6人间,配备空调、独立卫浴、24小时热水。食堂提供清真餐厅、川湘风味等多样化餐饮,人均消费15-20元/日。体育设施包括田径场、篮球场、游泳馆、健身房等,社团活动涵盖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志愿服务等类别。校园交通便利,地铁1号线直达主校区,公交网络覆盖全城,周边商业配套完善。
就业数据与趋势
2024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07%,深造率15.49%。毕业生主要流向轨道交通(35%)、装备制造(20%)、信息技术(15%)等领域,在西北地区铁路系统技术骨干中占比超60%。国家铁路集团、中国建筑、中石油等央企录用人数居前列,如自动化、计算机技术、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毕业生进入国企比例超40%。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7%,学校获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校企合作与实习基地
与兰州兰石集团、金川公司、中车兰州机车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开设“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铁道工程”等订单班。学校深度参与青藏铁路、兰新高铁、中欧班列等重大工程,研发的“防风沙铁路路基技术”“高原铁路运输智慧管控系统”等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获省级以上表彰。
科研方向与成果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0余项,省部级项目500余项。在高原铁路建造技术、列车牵引与控制、轨道交通安全监测等领域取得突破,如“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稳定性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智能消毒机器人”“远程诊疗系统”等成果应用于疫情防控。学校还承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培训,为中亚国家培养泵阀技术人才。
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作为甘肃省工科实力最强的高校之一,学校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战略。在脱贫攻坚中,通过科技特派员、产业扶贫项目助力甘肃农村发展。疫情防控期间,研发的智能设备获省级表彰,体现社会责任感。
学校与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20余个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本科生交换、联合培养、科研合作等项目。如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合作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开展“2+2”双学位项目。每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海外专家讲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兰州理工大学与兰州交通大学同为甘肃省重点高校,但办学定位各有侧重。兰州理工大学历史更悠久(前身为1919年甘肃省立工艺学校),以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传统工科见长,拥有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装备制造、新能源领域优势显著。而兰州交通大学以轨道交通为核心,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学科评估结果更优,毕业生在铁路系统就业率更高。两校均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但兰州理工大学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86位,略高于兰州交通大学的第206位。
尽管兰州交通大学在轨道交通领域优势显著,但在“双一流”建设中仍面临挑战。需进一步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强与东部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未来,学校将聚焦新材料产业化、智能制造、新能源技术等方向,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实现学科突破,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为“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提供更强人才支撑。
结语
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铁路高校,以深厚的办学底蕴、突出的学科优势、良好的就业前景,成为众多考生报考的热门选择。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对于追求交通领域深造、希望在铁路系统发展的学子而言,兰州交通大学无疑是理想的选择。
上一篇:兰州理工大学毕业证样本2021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 下一篇: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证样本2019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
Copyright ©2010-2015 永诚教育印刷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