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学院毕业证样本
陕西中医药大学(原陕西中医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高等医药院校,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以下是对该校的详细介绍:
创办时间: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
发展历程:
1959年,学校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
1961年,学校迁至古都咸阳。
1978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8所重点建设中医院校之一。
198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医药院校。
2015年,学校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
学校规模:陕西中医药大学占地面积1055.9亩,分南、北两个校区。新校区位于西安沣渭新区、沣河之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教学设施:
全校拥有77个教研室、35个实验中心、45个多媒体教室、4个语音室、6个计算机室。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6698.8万元,生均6563.6元。
馆藏图书863600册,生均84.6册,并建有电子图书阅览室和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及服务系统。
拥有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运动场、体育馆、体操房、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及200米跑道的田径训练场。
学院设置:陕西中医药大学现有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
系部设置:学校还设有针灸推拿系、护理系、医学技术系、公共卫生系、人文科学系、英语系、体育部、社会科学部等8个教学系部。
教职工人数:学校现有教职工1861人(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
专任教师:702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18人。
硕士研究生导师:258名。
兼职博士生导师:11名。
知名专家:学校拥有西北惟一的“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以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中国针灸传承专家1人。此外,还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15人,陕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17人,中国医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师德标兵4人,省“三五”人才2人,省级名老中医、名中医16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
本科专业:学校开设了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等22个本科专业,基本形成了以中医药为核心的,医、理、工、文、管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
硕士学位授权:学校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等四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以及公共卫生、应用心理、护理等三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专业。
招生情况:学校每年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贡献力量。
附属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拥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七五”期间确定的全国7所重点建设的中医医院之一,具有50多年历史,是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西北地区首家“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医院”。
科研实力: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力度,制药厂自主研发的“固肠止泻丸”、“骨痨敌”等药品,年销售收入达5000余万元。同时,学校还积极支持、帮助省内商洛、宝鸡、咸阳等地区规模种植中药材,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国际交流:陕西中医药大学先后同韩国、加拿大、吉尔吉斯斯坦、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高校建立校际交流关系。目前有在校留学生53人,其中本科生52人,硕士研究生1人。
文化交流:学校还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推广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的发扬光大并走向世界。
社团活动:陕西中医药大学校园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动十分活跃。现有岐黄研究会、诗歌研究会、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军乐团等学生社团47个,为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提高整体素质、锻炼和展现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传统活动:学校坚持近30年的“百花奖”文艺汇演、大学生辩论赛、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及冬季万米长跑赛等,已成为学校传统的文体项目。
学校荣誉:陕西中医药大学先后被评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等。
学生荣誉:学校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如2005年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于“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07级涉外护理班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2004、2006、2007、2008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等。
综上所述,陕西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高等医药院校,以其卓越的师资力量、完善的教学设施、丰富的专业设置和广泛的国际交流而著称。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一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证样本2009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 下一篇:陕西中医药大学毕业证样本2015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
Copyright ©2010-2015 永诚教育印刷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