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加飞机,不远千里来清华。一个盛夏的傍晚入住清华大学21号楼,参加为期10天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2019)贵州省卓越校长及管理干部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第二期)”培训班。因为有了“前车之鉴”,反倒觉得简陋的住宿条件有种亲切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我的大学时代,还有点小兴奋。车马劳顿一整天,洗洗睡了。
次日起了个大早,迫不及待去寻免押金自行车,想尽快溜达溜达清华校园,看看“清华园”的门头、“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校训、“荷塘月色”的场景、两个不同的“清华大学”……可吃完早餐出来,时间所剩无几,想想第一天还是听班主任的安排吧。于是就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步行到科技楼,照相、上课,开启清华培训模式……
培训期间,发了几张“清华学堂”图片于同学群中,换来一堆点赞,有同学问:“@张亚军,你原来在哈工大学习还可以吧,为啥需要去清华回炉?”我想了想:相比哈工大,清华好像更牛一点呢!关键是清华有很多故事,有荷塘,有“狐园”,有“男生正步”、“小五庄园”……
其实,36年前的1983年,我就与清华有过一次邂逅。谁说“进了清华门就是清华人”?我和表弟同年高考,他上清华,我上哈工大,我们同一天从贵阳出发,同乘两天两夜的火车到北京,我第二天中转前往哈尔滨。记得当时是晚上9点多到达北京,我表哥(表弟的亲哥哥,清华的研究生)接我们到清华,就住他们宿舍。第二天表哥带我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去看了看,还跟我说:哈工大很不错,到了学校,有机会当学生干部,就一定要争取(当时表哥是清华的学生会干部)等等。很遗憾当时没有留下照片,只是依稀记得荷塘边的那个小房子有点破旧,也试着去体会《荷塘月色》的美妙,当时虽不解其意,但能全文背诵《荷塘月色》……
此后,再也没有进过清华。这几日,已经去了3次荷塘,回忆36年前的过往,只感物是人非,有些伤感。
表舅家的两个儿子均是清华的硕士、博士,毕业后纷纷出国,如今,表弟定居美国,表哥定居新加坡。一家两兄弟同为清华学子,这在当时的贵定县、龙里县,乃至黔南州都传为佳话,是励志的榜样。然而,多年后,表舅为此很是后悔,每次春节、清明回乡扫墓祭祖,都感慨无比。尤其是见到我们,更是欲言又止……
今年我亲表弟的女儿高考,孩子也考得很不错,香港大学来电录取,可表舅(亲表弟的亲舅舅)及亲表弟一家坚决反对,不让孩子读香港大学,列举了两个清华兄弟出国后的种种“不是”。表弟征求我的意见时说:若女儿读了港大,毕业后很有可能会嫁到外国,那我岂不“白忙活”?我不知如何应答,只好找一些国内的大学供他参考。
几天来也一直在找寻清华故事,却不敢说自己是“清华人”。只是每天看到那么多身穿“黑、蓝、红”不同服装的年轻人拍毕业照;更有很多儿童和少年,在家长陪同或导游的组织下,在“清华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清华学堂”草地等处摆拍“剪刀手”。我的一个学生到北京出差,也到清华拍了许多照片,说是拿回去给孩子看看,期盼着孩子也能考上清华……
昨晚还附庸了一场“清华大学2019毕业季音乐会”(北京交响乐团贝多芬专场音乐会),本应是“听”音乐会,但我却是“看”音乐会,不免又添生许多感慨,“难得来一次清华,感受一下氛围吧”。
时间好快啊!10天培训已近尾声,感慨颇多、感受颇深,仅以打油诗形式记录这次培训的学习行程吧:
王蓉主持开班式,刘娟致辞“三心”旅;
海梁班长接班旗,同学纷纷签上名;
班有班规需遵守,小组共谋立组约;
程岩轻松建团队,游戏互动展才艺;
产教融合孙善学,企业主体跑不脱;
实施方案邢晖解,重点双师型教师;
创客空间iCenter,有些启发真不错;
水木荷塘浸文化,全凭雨婷作解说;
保障体系志宏讲,高职姓高名唤职;
领导力由刘田演,诙谐幽默抛“猴子”;
心理调适余玲艳,感恩痛苦靠自觉;
电子科职现场观,实力相差有点远;
价值判断殷雅俊,创新创业妙数学;
感受百年清华人,校史陈列史诗情;
艺术馆藏前人事,感观智慧非传说;
儒家智慧与管理,尔加领你受裨益;
高职教育要高质,大家跟着志群学;
国博现场受教育,不忘初心得始终;
行动学习研讨会,俐娜分析很到位;
管理服务有雨婷,周到细致很温馨;
摄影拍照两助理,不雅镜头就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