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师范学院坐落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下的历史名城固原市,是宁夏唯一的师范类本科院校,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实行自治区教育厅与固原市政府共建模式。学校前身为1975年成立的六盘山大学,历经固原师范专科学校、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宁夏师范学院,2024年正式更名为宁夏师范大学,成为宁夏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柱。截至2025年,学校拥有古雁、文苑两大校区,总占地面积近1400亩,校舍建筑面积32.2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占比超94%,研究生800余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2790余人。
作为宁夏教师教育的摇篮,学校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形成“红色基因一脉相承,家国情怀一条主线”的办学传统。建校50年来,累计培养各类人才6万余人,被誉为“六盘山下人才基地,宁南山区教师摇篮”。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列入自治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形成“本科-硕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等9大学科门类。
学科布局与特色专业:学校设有43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22个,非师范或应用型专业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汉语言文学),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自治区“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班”11个。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数学、物理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教育、体育、电子信息、艺术等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师范主导、多科协同”的学科生态。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门史、基础数学等6个,自治区“一流学科”3个,优势特色学科1个。
科研平台与成果:学校拥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分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个。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省部级项目189项,发表学术论文2229篇,出版专著121部。科研转化方面,依托固原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平台,在六盘山道地药材研发、西海固文学研究等领域取得突破,如“西海固作家群”研究、宁夏方言保护工程等成果具有区域文化价值。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中博士、硕士学位占比91%,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自治区“塞上名师”1人。教学团队建设成效显著,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5项,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一流课程”66门。
校区规划与建筑特色:古雁校区以“山水校园”为设计理念,核心景观包括雁湖生态区、弘毅广场、知行楼教学综合体。图书馆藏书119万册,数字资源120万种,配备智能检索系统和24小时自习区。文苑校区侧重师范生实践教学,与附属中学形成“教学-实训”一体化布局。学生宿舍实现“六人间+独立卫浴+阳台”标准化配置,新建公寓配备落地窗和智能门禁系统。
生活与文体设施: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等体育设施完善,古雁岭登山步道成为师生休闲胜地。校园民谣音乐节、社团文化节等活动丰富课余生活,校训“勤奋、求是、创新、奉献”融入日常育人实践。食堂提供清真餐饮服务,周边商业配套齐全,公交网络覆盖校区,固原市高铁站通车后,与银川、西安等城市形成2小时交通圈。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2%以上,202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2.13%,其中50.2%进入事业单位,6.88%升学深造。就业行业高度集中于教育培训领域,28%的毕业生在银川工作,12%留在固原,8%前往上海、西安等一线城市。应届毕业生平均薪资3200元,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工作三年后薪资涨幅达40%,在西北地区具有竞争力。
升学方面,考研率约6.88%,部分优秀学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国际交流方面,学校与英国东泰晤士学院、韩国又松大学等开展联合培养项目,2025年“留学宁夏”教育展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校企合作方面,与宁夏大学联合办学,同华东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固原市卫健委共建“健康大脑”数据平台,形成“实习-就业”无缝对接机制。
学生评价呈现“地域特色鲜明”特点:本地学生认可其“区域师范龙头”地位,认为“在宁夏就业优势明显”;外地学生关注“气候适应”与“学习氛围差异”。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师范类专业获评“西北前十”,非师范类专业如电子科学与技术、护理学等就业前景良好。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在区域教育体系中扮演“人才蓄水池”角色。
社会声誉方面,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465名,校友会排名326名,虽非“双一流”高校,但在宁夏地区认可度较高。作为“西部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学校在教师教育、区域文化研究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被誉为“宁南山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面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转化效率”等挑战,学校提出“十四五”发展规划:力争建成“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的应用型师范大学。重点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强化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等学科的ESI前1%学科优势;深化“省部共建”机制,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瓶颈。
未来五年,学校计划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项目,建设固原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打造“六盘山教育智库”。同时,加强与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对口支援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宁夏师范学院凭借50年办学历程,形成“师范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其优势在于区域师范教育的垄断地位、扎实的实践教学基础、活跃的区域文化研究;挑战则包括地域局限性、高端人才竞争、产学研协同效率提升。对于考生而言,选择宁师需结合“地域偏好”“职业规划”综合考量——若志在宁夏及周边地区教育事业,其“高就业率+强实践平台”是理想选择;若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则需通过考研、国际交流等途径拓展视野。作为西北师范教育的重要支点,宁夏师范学院正朝着“特色鲜明、西部一流”的目标稳步迈进,其发展轨迹印证了“小区域也能办大教育”的实践逻辑。
| 上一篇:宁夏医科大学毕业证样本历届全日制模版图片 | 下一篇:宁夏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历届成人模版图片 |
Copyright ©2010-2015 永诚教育印刷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