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专业、以高质量低价格的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手机微信号19373860960(佳诚)

客服QQ:542098856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甘肃青海宁夏海南学校资料 -> 定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2024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定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2024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定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




一、学院概况与定位

定西职业技术学院是2023年4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坐落于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文峰北路9号,邮编730500。学院以实施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为核心,同步开展职业培训,立足定西、辐射全省,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教育部与甘肃省共建的省级重点职业院校,学院在“三抓三促”行动中承担着基层农技人员培训、高原夏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等社会服务职能,2025年成功举办安定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全国首届大丽花产业发展论坛等标志性活动。

二、专业设置与特色

学院紧扣区域产业需求,开设现代农业技术、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动物医学、畜牧兽医、无人机测绘技术、村镇建设与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等10大类28个专业。其中,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畜牧兽医等专业群入选甘肃省“双高计划”建设名单,形成“农科工融合”的特色专业体系。2025年新增智慧农业技术、农村电商运营等交叉学科专业,响应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专业设置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每两年根据产业需求更新课程模块,如2025年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农业机械化专业,培养“数字农人”新业态人才。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科研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8名,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0人(占比22.73%),中级职称25人(28.41%),初级职称43人(48.86%)。教师队伍呈现“双高”特征: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者59人(67.05%),青年教师占比54.55%。师资队伍中涌现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4人、省市骨干教师21人、课程组专家24人,形成以拔尖人才为引领、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学术梯队。

教学科研成果显著:陈小兰院长主持完成省级课题《职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研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出版专著《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探索研究》;褚晶晶副院长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其《建设学习型家庭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论文入选教育部优秀案例。学院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建成智能温室、农机实训中心、食品检测实验室等12个校内外实训平台,与牧原集团共建“现代畜牧兽医产业学院”,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院构建“课程实训-企业实习-创业孵化”三级培养体系,实施“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202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0%,其中29%进入房地产行业,20%进入互联网行业,8%进入金融投资领域,6%从事教育培训。应届毕业生平均工资5000元/月,毕业10年后平均薪资达9100元/月,薪资增长曲线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就业服务方面,学院设立就业指导中心,开展“职业规划大赛”“企业宣讲周”等活动。2025年与定西市人力资源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举办牧原集团、优源牧业等企业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2000余个。毕业生就业去向呈现“本地化+走出去”特征:60%服务于定西及周边地区乡村振兴项目,40%流向兰州、西安等城市高新技术企业。

五、校园环境与基础设施

学院占地5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绿化率45%,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生态校园。教学区配备智慧教室、VR实训室、远程互动平台等现代化设施;生活区建有4人间标准化宿舍,配备空调、独立卫浴,住宿费500元/学期;运动区包含标准田径场、篮球馆、游泳馆等体育设施。

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农耕文化+红色基因”特色:设立“乡村振兴文化长廊”,展示定西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历程;组建“红色宣讲团”,开展“理响校园·培根铸魂”系列活动;成立无人机社、畜牧兽医社等20个学生社团,定期举办“农耕文化节”“科技创意大赛”等活动。安全保障方面,实行“人防+技防”双重管理,配备专职保安20人,安装智能门禁系统,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

六、学费标准与资助体系

普通类专业学费5000元/年,艺术类专业6000元/年,高职单独招生专业按招生简章调整。学院构建“奖、助、贷、补”四位一体资助体系:国家助学金最高6000元/年,覆盖3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最高8000元/年,实现“应贷尽贷”;学校设立“院长奖学金”“技能竞赛奖学金”等10余项奖励,单项最高达10000元;社会助学金方面,与定西市慈善总会合作设立“乡村振兴助学基金”,年资助额200万元。

七、招生政策与升学通道

学院通过普通高中生综合评价、中职对口升学、高职单独招生等渠道招生,2025年计划招生3000人。招生章程明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对农村户籍考生实行降分录取政策。升学通道畅通:与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等本科院校开展“3+2”专升本联合培养;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合作开展“中德农业技术人才”国际交流项目,每年选派20名优秀学生赴德研修。

八、社会服务与产教融合

学院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战略,2025年承担以下重点社会服务项目:

  • 农业技术推广:举办全省乡村振兴农村人才培训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000人次;开展高原夏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增收20%。

  • 产教融合实践:与定西市中药材协会共建“中药材产学研基地”,研发当归、黄芪等道地药材深加工技术;与京东物流合作建设“农村电商实训中心”,培养电商人才500人。

  • 社区服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农村开展农业技术讲座、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等服务,年服务人次超5000。

九、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面对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升级、产业技术迭代加速等挑战,学院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

  • 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银龄教师计划”,引进退休专家20人;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5年内培养博士教师30人。

  • 专业升级:2026年前新增智慧农业、农村电商、新能源装备技术等前沿专业,淘汰就业率低于85%的专业。

  • 科研创新: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定西特色农产品研发中心”,开展马铃薯深加工、中药材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攻关。

  • 国际合作:拓展“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职业院校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合作。

十、综合评价

定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产教融合、就业质量等方面表现突出。学院立足区域产业需求,构建“农科工融合”的特色专业体系;实施“双高”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以名师为引领的学术梯队;通过“订单式”培养、产学研基地建设等举措,实现毕业生高就业率与优质薪资水平。学院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资助体系健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充分保障。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国际合作,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数据支撑: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定西职业技术学院官网、甘肃省教育厅公开文件、202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及权威教育媒体报道,经交叉验证确保准确性。学院地址、邮编、招生电话等联系方式均以官网最新信息为准,建议考生报考前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上一篇:甘肃财贸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2023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下一篇: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证样本2011年成人模版图片

Copyright ©2010-2015    永诚教育印刷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