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原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深度解析
一、学院概况与历史沿革
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坐落于双鸭山市尖山区迎宾大道公立街1号,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煤炭行业公办高职院校。学院始建于1949年双鸭山矿务局工业学校,2004年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正式更名为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作为全国防爆电器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中国煤炭职业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学院承载着“立足煤炭、服务社会”的使命,占地面积2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25万平方米,分设尖山、岭西两校区,可容纳6480名全日制学生。
二、专业设置与特色方向
学院构建了“工科为主、多科协同”的专业体系,开设26个专科专业,形成四大特色方向:
能源核心专业:煤矿智能开采技术、矿山机电与智能装备、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等专业,其中煤矿智能开采技术为“高本贯通”试点专业,与黑龙江工业学院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人才。
新兴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光伏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等,响应“双碳”战略与数字经济需求。
经管服务专业: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等,强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
基础学科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构建技术技能人才知识底座。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创新
学院现有教职工287人,专任教师224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91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5%。教师队伍中包含国家行业学科带头人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形成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创新方面,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发在线课程资源,更新课程标准,强化信息化教学手段。近年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在省级技能大赛中斩获20余项奖项,研发“矿用隔爆LED照明灯”等50余项国家专利,参与《煤矿安全规程》及行业标准修订。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体系
硬件设施方面,建有12个专业实验室(物理、化学、电子、液压等)、6个实习车间(综合采煤、供电、钳工等)、3个图书馆(藏书8.6万册)、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及600座多功能演播厅。师范教育系独立配置2个阶梯教室、7个多媒体教室、3个电钢琴实训室、15个钢琴室及奥尔夫音乐、蒙台梭利等特色实训室。实训基地建设突出“校企双元”特色,与龙煤集团、神华集团、海尔集团等100余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施“订单式培养”,如与天津坤宏海事集团合作开设国际邮轮服务班,与河北天泰软件合作开展学前教育“现代学徒制”项目。
五、就业保障与校企合作
学院构建“校企双元”就业体系,与73家企业深度合作,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居省内前列。合作企业覆盖煤炭、电力、钢铁、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包括龙煤集团、建龙钢铁、神华集团、海尔集团等。订单培养模式涵盖旅游管理(航空/邮轮方向)、电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防爆方向)等特色班。2025年毕业生就业率接近90%,尤其在能源、化工、电力设备制造等行业表现突出。学院提供职业规划指导、简历修改、面试培训等就业支持服务,通过校园招聘会、实习机会等形式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职场。
六、招生政策与资助体系
招生政策方面,学院面向全国18个省招生,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对矿工子女实行学费优惠:高考三年制专科年学费2250元(优惠50%),中考五年制大专前两年免学费。资助体系完善,涵盖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一至三等4300-2300元/年)、国家助学贷款(最高8000元/年)、服兵役资助、绿色通道等。校内设技能赛奖学金(60-10000元)、勤工助学岗位(400-500元/月)、临时困难补助(2000元/次)、学费减免(2000-6000元)及创新创业资助(2000-5000元/项目)。
七、荣誉成就与社会影响
学院先后获省、市级“先进办学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作为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理事单位,参与国家级教科研项目。近年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教学团队”“省级技能大赛优胜单位”等荣誉,科研成果获国家专利超50项,参与行业标准修订,推动煤炭智能化开采技术发展。2025年专升本录取率再创新高,352名学生被省内知名本科院校录取,彰显学院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成效。
八、学生评价与校园生活
在校生评价学院“校风淳朴、学风浓郁”,实践教学环节扎实。学前教育专业与北京实验幼儿园、天津小金星幼儿园等合作,保障就业质量;机电类专业通过智能开采实训基地,实现“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校园活动丰富,设有模拟幼儿园实训室、画室、展厅及多功能演播厅,支持学生艺术实践与创新创业。学院位于双鸭山市,毗邻矿区,环境优美,生活设施完善,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生态圈。学生综合满意度3.8分,环境满意度3.9分,生活满意度3.8分,反映良好的校园生活体验。
九、发展挑战与未来展望
面对煤炭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趋势,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布局。未来将重点发展煤矿智能化开采、新能源技术应用、数字经济等领域,拓展与高校、企业的联合培养项目,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学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开展国际合作,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提供更强人才支撑。
十、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院作为黑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通过技术培训、技能鉴定、社区服务等形式服务区域发展。近年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星火燎原筑梦实践团、红途薪火青年团等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科技支农、文化宣传、教育帮扶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学院还承担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任务,为社企业提供技能鉴定服务,推动区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十一、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院作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成员单位,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学院还参与“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工作,推动国际技能交流与合作,提升学院国际影响力。
结语
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凭借深厚的行业积淀、完善的教学体系、强大的师资力量及广泛的校企合作网络,成为煤炭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基地。学院在传承“立足煤炭、服务社会”使命的同时,积极拥抱产业变革,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面对未来挑战,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贡献更大力量,书写“煤矿人才摇篮”的辉煌新篇章。
上一篇: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2015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 下一篇:七台河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2023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
Copyright ©2010-2015 永诚教育印刷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